发布日期:2022-08-05 12:33 点击次数:195
事件回顾
沙特阿拉伯:使用中国空间站的科学研究申请,获得批准。日本:使用中国空间站的科学研究申请,获得批准。印度:使用中国空间站的科学研究申请,获得批准。德国:使用中国空间站的科学研究申请,获得批准。比利时:申请使用中国空间站进行科学研究,获得批准。中国空间站的第一个大型实验舱,也就是说,发射“问天”实验舱迫在眉睫。实验舱与核心舱交会对接后,空间站的面积将显著增加,一些科研实验也可以陆续进行。据中国航天发布的消息,27个国家向中国提交了使用空间站进行科学实验的申请,但最终只有16个国家的9个项目获得批准,其余11个国家不幸被拒绝。
德国宇航员Matthias Maurer与叶光富、王亚平一起来到中国进行训练,人们普遍认为他可能是第一位登上中国空间站的外国宇航员。德国、瑞士、波兰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申请的伽马极化探测器项目已获得中国航天局的批准,加速了马蒂亚斯·毛雷尔进入中国空间站的进程。
许多欧洲国家以“小组”的形式申请围绕中国空间站进行科学研究。除上述伽马极化探测器项目外,挪威、法国、荷兰和比利时还联合申请了空间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项目,并获得了许可证。欧洲国家曾经共同主办过欧洲杯足球赛,现在他们又联合探索太空。
印度选择了“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的”策略,同时和俄罗斯、比利时等国进行了合作。这一次,共批准了两个项目。参加国际空间站的日本也被批准使用中国的空间站进行科学研究。根据计划,日本东京大学将与中国大学联合开展研究。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将围绕中国空间站开展科学研究,包括肯尼亚、秘鲁、墨西哥、沙特阿拉伯等。事实上,中国在选择项目时也充分考虑了各国航天产业的均衡发展。建成的中国空间站将变得更受欢迎,更多的国家将申请它。